社團法人台北內湖科技園區發展協會

首頁 / 最新公告 / 活動快報 / 思維睡眠醫學中心|長照科技發展芻議

活動快報

 

思維睡眠醫學中心|長照科技發展芻議

 

發布時間:2025/02/17

 

「長照新政策的未來展望」新書發表會報名資訊:

貴賓可透過以下兩種管道,擇一回覆出席資訊:

1.若使用桌機或筆電,敬請透過「活動通」平台報名

https://www.accupass.com/go/longtermcarepolicy

 

2.若使用手機且有安裝Line,可用手機開啟以下大愛之友 LINE報名短網址

https://daai.pse.is/74c258

 

人口老化是全球趨勢,台灣尤為顯著。如何透過科技發展解決長照人力短缺、資源不足等問題,

已成為當務之急。本文從「長照經濟學」角度,探討「長照科技發展之合作模式」,

提出「台灣長照科技發展芻議」,期能拋磚引玉,促使各界共同研擬可行之長照科技政策。

 

🔅長照發展的歷史脈絡與科技背景

 台灣長照制度發展可追溯至上世紀90年代,歷經萌芽階段(1990s-2007)、

長照1.0(2007-2016)及長照2.0(2017-迄今)三個階段。

長照2.0擴大服務對象,建構社區型整體照護體系,並推出「長照四包錢」等服務,

提升長照服務可及性和全面性,也間接展現對長照科技的需求。

 隨著科技發展和人口老化,長照2.0雖有顯著成效,但仍面臨人力不足、服務效率待提高等挑戰

。長照科技概念應運而生,旨在透過AI、物聯網等技術升級長照服務體系。

3長照科技核心理念包含科技賦能、精準照護、預防為主、整合照護等,期能提高照護效率和品質。

 

🔅長照科技研究進展

 長照科技研究在多領域快速發展,如:AI應用於預測性分析、輔助診斷、個人化照護計畫等;

物聯網應用於智慧家居系統監測活動狀態、穿戴式設備監測生理指標;

機器人應用於社交陪伴機器人緩解長者孤獨感;VR/AR應用於認知功能訓練;大

數據和雲端計算應用於健康風險預測、個人化健康管理;5G應用於建立虛擬照護社區。

 

🔅長照科技發展面臨的痛點

 長照科技發展面臨技術可靠性、適應性不足,長者對新科技接受度低,成本高昂,

數據洩露風險、使用倫理問題,跨部門協作困難,系統整合和標準化問題,

人力短缺與轉型挑戰,決策自主權、責任歸屬問題,過度依賴技術的風險,

電子垃圾等環境問題,人機互動局限性等多重挑戰。

 

🔅解決痛點的建議

 針對上述痛點,可從以下方面著手改善:提升技術可靠性和適應性,提高科技接受度和使用能力

,降低成本,保障數據隱私和安全,促進跨部門協作,完善系統整合和標準,

培養專業人力資源與轉型,解決倫理和法律問題,

減少技術依賴和增加彈性,發展可持續性設備和減少環境問題,解決人機互動的局限性。

 

🔅長照經濟學

 長照科技投資回報至關重要。以下領域具有較高經濟效益:遠距照護系統、AI輔助診斷和照護系統、智能家居和輔助設備、可穿戴設備和生物感測器、機器人輔助照護、VR/AR培訓和治療系統、區塊鏈技術。

 

🔅長照科技政策的考量

 長照科技政策需考量財政支持和補貼政策,稅收優惠政策,推動跨領域整合政策,強化長照科技人才培養,建立長照科技標準和認證體系,推動長照科技的普及和應用,完善長照保險制度,納入科技應用,支持長照科技創新創業,推動長照數據共享並制定數據隱私和安全法規,促進國際合作和經驗交流,建立長照科技評估機制,推動智慧化長照社區建設。

 

🔅長照科技發展之合作模式

 長照科技發展可採公私合作模式(PPP)、產學研合作模式、生態系統合作模式等多種合作模式。

 

🔅長照科技創新案例

 成功案例:CarePredict、智齡科技的Jubo安心寶。

未來發展方向:智慧照護與數據整合、跨領域整合與創新等。

 長照科技時代來臨,面臨機遇與挑戰。

需從技術、倫理等多方面著手,共同建立高效、人性化的長照體系。

 強化產學研合作,完善法規環境,提供財政支持,培養跨領域人才,

推動標準化和互操作性,建立示範項目,加強國際合作,發展智慧照護平台,

重視使用者體驗,推動保險創新,加強倫理考量,建立評估機制。

通過以上措施,台灣可望成為長照科技領域的領先者,有效應對人口老齡化挑戰。

 

2025年改善飲食習慣和睡眠健康,迎向更健康的生活!🌟

👉🏻【動手預約】睡眠檢查、健康檢查:

https://lin.ee/wLGDHWO

 

 

 

回列表

 

贊助廠商

 

 

 

更多活動快報

 

打開選單

 

TOP